墨翟(约前468-前376),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墨家的创始人,史称墨子。 墨子,宋国(今商丘)人,宋公族目夷氏之后,做过宋国大夫。曾居鲁国,学习儒术,因不满儒术之繁琐的“礼”,另立新说,聚徒讲·学,成为儒学的主要反对派。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,与儒家并称“显学”。墨子有很高的社会威望,有北方圣人之称。墨子提倡“兼相爱,交相利”。他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。他说:“乱何自起?起于不相爱,故天下兼相爱则治。”(《墨子·兼爱》)如何实现“兼相爱”的目标呢?墨子认为首先要举用贤才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做到以下三点:“有力者疾以助人,有财者勉以分人,有道者劝以教人。”这样就会“使饥者得食,寒者得 衣,劳者得息,乱者得治”。 墨子以行“义”为己任,“周行天下,上说下教”。有一次,他从鲁国到齐国去,正好碰到自己的朋友,朋友劝他:“如今天下都不以‘义’为重,你何必单独追求它呢?”墨子说:“假如有十人,只有一人耕种,这九人要以这一人生活,这个人不拼命地干能行吗?原因就在于食者众而耕者寡,因此耕者更感到责任之重大。如今正因为天下为‘义’而奋斗的人太少了,所以,我才得加倍努力。”充分表现了墨子重视教育和勇于献身的精神。 墨子以天下为己任,主张以“先王之道”、“圣人之言”去教育天下之人。他认为“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”,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去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,以改善劳动者、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。他特别重视对平民的教育,曾大规模地开办私学,其弟子多达数百人。他立志要“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”,并且把教育视为改造社会、改善民众地位的重要手段。 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,称为“三表法”: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,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,三表是“百姓耳目之实”,即根据百姓耳闻目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。 墨子见工匠染丝,颇有所感,他说: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,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··故染不可不慎也。非独染丝然也,国亦有染··士亦有染。”墨子十分强调“染”——即教育与环境的习染作用,只要周围的环境变了,其面貌也会变化。墨子否定了“天生圣人”、“命定论”的理论,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。墨子对于教育和经济发展、物质条件的关系,也有独到见解。他说:“时年岁善,则民仁且良;时年岁凶,则民吝且恶。”他这种思想流传很广,汉代流传的谚语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亦是墨子思想的反映。 墨子的“非乐”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愤懑和抗议。墨子针对当时王公贵族死后以人殉葬的恶习进行了尖锐批判,揭露当时葬礼中“天子杀殉,众者数百,寡者数十;将军大夫杀殉,众者数十,寡者数人”的罪恶。他认为贵族和平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,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。从他“官无常贵,而民无终贱”的观点出发,他提出了“尚贤”的主张,只要是贤能者,即使是农民、工匠、渔夫,也可位居天子。 墨子衡量事物的准则是“天志”。天的意志不可违。但他却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求生存。“赖其力者生,不赖其力者不生。”这种菲薄“天志”,重视人的主观努力的进取精神,是有积极意义的。 墨子主张因材施教。他指出,各种物质都有其自然的天性,只有明白了它的天性,才能改变它。这就是“刳木为舟,烁铁为刃”、因势利导的方法。 墨子重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。鲁国的国君曾向他请教,两个儿子,一个喜欢学习,一个喜欢给人钱财,哪一个做太子合适?墨子回答说:仅看两人的效果是不对的,还要看其动机。例如钓鱼的人,其态度是何等的恭谨,但他并非给鱼送食物。再如捕鼠的人而下了些食饵,也不是为爱护老鼠。所以,效果与动机并不一定一致。 墨子很重视言行一致和实践。墨子说: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使言行之合,犹合符节也,无言而不行也。”所以他的弟子多坚毅勇敢之士,义侠助人,赴汤蹈火,视死如归。有一墨家领袖守城时壮烈牺牲,弟子从死者有185人。这正是墨子身教重于言教,“以自苦为极则”,与弟子同甘共苦,长期培育的结果。 墨子博学多闻,著作颇富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墨子》71篇,现存53篇。其中《兼爱》、《非攻》、《天志》、《明鬼》、《尚贤》、《尚同》、《非乐》、《非命》、《节葬》、《节用》等篇,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。《耕柱》以下至《公输》各篇,记述了墨子和其弟子的言行。《经》上、下,《经说》上、下以及《大取》、《小取》等6篇,是后期墨家的哲学和科学著作。《备城门》以下11篇,讲的是战争防御和制造器械的方法。 墨子死于楚国。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,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教育家。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河南商丘网 ( 豫ICP备14014030号-7|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)|网站地图
GMT+8, 2024-12-21 10:27 , Processed in 0.08897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