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方平(1007—1091),字安道,晚号乐全居士,北宋南京(今商丘)人。苏轼、苏辙之恩师。 张方平13岁入应天府学。颖悟绝伦,书一阅终生不再读。家贫无书,借人三史,十日归还说:“吾已得其详矣。”写文章从不打稿,千万言立就。宋绶、蔡齐见之,谓之“天下奇才”。与范讽以茂才异等推荐,景祐元年(1034)中选,授校书郎,知昆山县。不久因著《刍荛论》50篇,射策优等,又中贤良方正之选,迁著作佐郎,通判睦州。 西夏元昊叛乱,朝廷决计用兵。张方平上《平戎十策》,仁宗阅之大喜,依计而行,未动刀兵,元昊请降。 召对,赐五品服,授直集贤院,迁太常丞,知谏院。首论中书、枢密院,使政令统一以减少牵制;并主张兵在精而不在多,应减少冗兵。寻召试,知制诰,迁右正言,赐三品服。继而兼史馆修撰,权知开封府。府事至繁,为府尹者皆书板以记事,而张方平从不用,能默记数百人,以次决遣,不差毫厘。吏民大惊以为神,不敢相欺。不久,又拜翰林学士,领群牧使。时元昊遣使求通,而契丹与元昊关系紧张。仁宗问计于张方平,方平献计,使两方和好,避免了战争,“一举而得二虏”,使西北得以安定。时人无不佩服张方平的远见卓识。 南京城(今商丘南)鸿庆宫(三圣殿)建成后,要安放赵匡胤(太祖)、赵光义(太宗)和其父赵弘殷三圣像,本应遣柄臣前往。由于仁宗对张方平极为宠幸,特命他为礼仪使前去主持仪式。 仁宗欲大用张方平,张方平因眼病坚辞不受,于是乃加端明殿学士归院,判尚书都省,兼领银台司审刑院太常寺事。 张方平刚简自信,不怕毁誉。好友三司判官杨仪犯罪,他受株连出知滁州,后知杭州,泰然处之。后为礼部侍郎,知滑州,改户部侍郎,移镇西蜀。甲午年,在西蜀曾爆发了李顺农民起义,蜀人惶惶不安,谣言四起,说蛮人依智高要进攻西蜀。西蜀太守大惊,调兵遣将,让百姓日夜筑城,乡下人纷纷迁往城里;朝野震惊,仁宗立命陕西军队去西蜀戍守,兵仗络绎不绝,相望于道;又急诏令张方平速去西蜀,并允许张方平便宜从事,先斩后奏。但张方平却从容 道:“南诏去蜀二千余里,道路不通,其间多民族又不相役属,安能举大兵侵西蜀?此必妄言,臣当以静镇之。”道遇戍卒兵仗,遣还回境。并下令:“寇来吾自当之。妄言者斩。”上元观灯,日夜城门大开,蜀遂大安。后又将妖言惑众者,斩首境上,西南夷大震。 复以三司使召还。又上奏罢免西蜀赋税40万,减铸铁钱10余万。西蜀人对张方平感恩戴德,为使天下人“思之于心,则存之于目”,于是,画张方平像悬挂于堂。 张方平历仁、英、神宗三朝,德高望重。以宣徽使致仕。元祐六年(1091)十二月二日卒,享年85岁。 张方平晚号“乐全居士”。有《乐全集》40卷,《玉堂集》20卷,《注仁宗乐书》1卷。神宗曾赐亲札曰:“卿文章典雅,焕然有三代之风,书之典诰,无以加焉。西汉所不及也。” 张方平与范仲俺、吴育、宋祁交往甚厚,三人皆敬惮之。称颂他:“不动如山,安道有焉。”张方平在益州当太守时识苏洵父子,苏轼、苏辙兄弟皆拜其门下,曾荐苏轼为谏官。苏轼下狱,张方平又抗章为请。苏氏父子对张方平非常敬重。苏东坡15年中,六过南京(今商丘),五次登门拜见张方平。官颍州时闻张方平卒,如丧考妣,于僧舍举丧,以师徒之礼缌麻戴孝三月,又为文以祭之。 元丰初,东坡被贬官,苏辙受株连贬监筠州酒税,与张方平告别时,张凄然不乐,酌酒送行,并赠诗道:“可怜萍梗飘蓬客,自叹匏瓜老病身。从此空斋挂尘榻,不知重扫待何人?”据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前集卷二十七记载,东坡云:“元丰三年,家弟子由谪官筠州,安道口占此诗为别,已而涕下。安道平生未尝出涕向人也。”元符末,苏辙自龙川还许昌,再读赠诗时,张方平已故十年,见诗触情,潸然泪下,泣不成声,又追和诗道:“少年便识成都尹,中岁仍为幕下宾。待我江西徐孺子,一生知己有斯人。”可见张苏感情之深。 1941年在商丘古城曾发现张方平铜印一颗。红绿斑驳,古色盎然。大2.5平方厘米,厚0.5厘米;上有扁耳钮,圆穿孔。文曰“张氏安道”。重围,朱文。篆法、铸制俱精。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河南商丘网 ( 豫ICP备14014030号-7|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)|网站地图
GMT+8, 2024-12-21 10:27 , Processed in 0.07865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